学习资源库

病例讨论

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疾病 病例二 非霍奇金淋巴瘤


病况

患者男性,57岁。因右下腹不适伴间断性低热1年余,近两天无明显诱因便血4次,总量约600mL,血便色鲜,无腹泻、无恶心和呕吐而来院就诊,门诊以下消化道出血收入院。过去史:患者5年前因患小肠炎入院治疗十余天,病情好转出院,无肝、胆病史。 体检:T 36.9℃,P118次/分,R 23次/分,BPl5/9kPa。营养较差,皮肤苍白无黄染,无紫癜及出血点,浅表淋巴结不肿大,心肺无异常,肝脾肋下未触及,右下腹有轻微压痛,腹部无移动性浊音,肠鸣音稍亢进。实验室检查:Hb 86g/L、血小板380×109/L,出凝血时间正常,WBCl3.6×109/L,N 81%,L 18%。尿、大便常规正常,大便潜血(+++)。肝肾功能正常,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均阴性。血涂片未见疟原虫及异常细胞。结核菌素试验阴性。血沉26mm/ h。血清肥达反应和冷凝集试验阴性。骨髓涂片未见明显异常细胞。 住院经过:入院后经输血、止血、抗感染对症治疗病情好转,肠出血停止。行腹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。行全消化道钡餐透视见回肠距回盲部12cm处有局限性狭窄,并见肠腔内散在分布数个小的充盈缺损。纤维结肠镜见回肠末端肠腔狭窄,黏膜粗糙,取活检。病理报告:回肠黏膜表面局限性出血、坏死,炎性细胞浸润,部分腺体增生,可见肉芽组织,黏膜下淋巴滤泡增生,符合局限性肠炎。腹部B超示:结肠积液积气,未见明显实性肿块。按局限性肠炎治疗效果不明显,患者仍有低热、体重减轻、衰竭、全身状况差,出现持续性黑便。1个月后突然剧烈腹痛、压痛、反跳痛明显,腹肌紧张,并大量便血,行急诊手术,术后13天死亡。

问题:

1.临床诊断及依据是什么?

2.急诊手术肠道所见病变如何?

3.分析病理所见及病理诊断。

4.本例的教训是什么?

【思考提示】

1.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应主要考虑以下疾病: (1)局限性肠炎:患者5年前曾有患小肠炎病史,这次可能为复发。活检病理报告又提示为本病。其病变主要侵犯回肠末端,常见症状为间歇性低热、腹痛、腹泻、消瘦及继发性贫血等,但经治疗无效,且病情恶化,预后差与本病不符。(2)伤寒: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病原菌经口进入消化道引起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,尤以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小结增生最突出,故又名肠伤寒。可有肠出血, 肠穿孔等并发症。但本例虽有发热,却不是高热,无相对缓脉,伤寒为急性病,病程短,而本例病程长且呈现进行性衰竭状态。又无肝、脾肿大及WBC减少等,血清肥达反应和冷凝集试验阴性,故不应考虑。⑶肠结核病:肠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,原发性肠结核较少见,多数肠结核病继发于空洞型肺结核,由于经常咽下含大量结核杆菌的痰引起。肠结核病大多发生在回盲部(约占85%),其次为升结肠,空肠、横结肠、降结肠等处少见。因回盲部肠段淋巴组织特别丰富,结核杆菌易于通过淋巴组织侵人肠壁所致。肠结核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两型。其增生型可有肠壁增厚,变硬,肠腔狭窄,黏膜浅在溃疡及息肉形成。临床常有右下腹痛、腹泻、发热症状,可伴肠梗阻、肠出血,今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,当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时易漏诊、误诊。但本例结核菌素试验阴性,又无肠外结核,肠出血量较大,故不支持。(4)肠道肿瘤:患者一般状态差,病情进行性加重,肠道出血未能控制,应考虑恶性肿瘤。小肠肿瘤3/4为恶性肿瘤,以恶性淋巴 瘤、腺癌、平滑肌肉瘤、类癌等比较多见。一般有腹痛、肠道出血、肠梗阻、腹内肿块、肠穿孔等症状。小肠腺癌可突向肠腔内生长,呈息肉样,也可沿肠壁浸润生长,引起肠腔狭窄,一般多位于十二指肠,其次是空肠,回肠罕见。小肠平滑肌肉瘤常位于黏膜下,当肿瘤体积较大或瘤细胞生长活跃时可有出血坏死,但临床上应触及包块,B超和X线钡透等项检查较易检查到,故本例不符。类癌是回盲肠部常见的恶性肿瘤,类癌生长较缓慢、病程长、出血坏死较少见。而小肠淋巴瘤常发生在淋巴组织丰富的回肠末端,且可形成弥漫性病变而不形成明显肿块,结合临床有低热、血便、消瘦、贫血,一般状态欠佳等应考虑淋巴瘤,但局部活检病理报告仅为局限性肠炎,未发现异常淋巴细胞,故临床上很难明确诊断。

2.因患者突然剧烈腹痛、压痛、反跳痛明显,腹肌紧张,大量便血,需急诊处理并探查以明确诊断。术中见血性腹水,部分大网膜与右下腹部肠管粘连,不易剥离,回肠末端与回盲部充血水肿并包绕成团,距回盲部12cm处有一个0.3cm× 0.2cm的破裂口,其周围肠管形状不规则,肠腔内有80mL暗红色液体流出。切除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共90cm肠管,送病理检查。

3.送检肠管肉眼所见:回肠末端及回盲部肠系膜粘连成团,距回盲部12cm处有0.3cm× 0.2cm破裂口1个,周边肠组织暗红色。切开肠管见回肠末端肠腔明显狭窄,质硬、肠壁弥漫增厚达2.2cm ,病变部位长8cm,黏膜面凹凸不平,表面水肿,其间可见3cm×2.2cm×2cm类圆形溃疡,溃疡底穿透浆膜,溃疡周边不整。病变肠管肠系膜处见4枚肿大的淋巴结,直径1.5—2cm,质硬。显微镜下见肠黏膜层、黏膜下、肌层弥漫分布着肿瘤细胞,部分区域瘤细胞侵及肠壁全层。肿瘤细胞由大的细胞(中心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)组成。中心母细胞的核圆形或卵圆形,染色较分散,有1~3个小核仁,常贴在核膜附近,胞浆少、嗜碱性。免疫母细胞比中心母细胞大些,核圆形或卵圆形,染色质空淡,有一个居中的核仁,胞浆丰富,强嗜碱性。两种细胞中均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。浆膜纤维组织增生,肿瘤组织周围见各种炎细胞浸润。肠系膜处所 见4枚肿大淋巴结内均被与肠壁中所见相同的肿瘤性淋巴细胞代替。免疫组化白细胞共同抗原(LCA)+,B细胞标记:CDl9(+)、 CD20(+)、CD99(+),癌胚抗原(CEA)-。病理诊断:(回肠)非霍奇金淋巴瘤: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。 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(Hodgkin’s lymphomaHL)和非霍奇金(non-Hodgkin’s lymphomaNHL)。HL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, 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,逐渐累及邻近的淋巴结。最常累及的淋巴结为颈部、锁骨上、纵隔及腋下等部位,显微镜下应见具有诊断意义的R-S细胞。NHL包括了除HL之外的所有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,其70%为B细胞性,其次为T细胞性。病变以累及淋巴结为主约占65%,其次35%发生在结外淋巴器官和散在的淋巴组织,近年来结外NHL发病率似有上升。本例即为消化道的NHL。 消化道的NHL可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。本例患者全身表浅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不肿大,肝、脾不肿大,外周血未见异常。WBC,骨髓涂片未见明显异常细胞,应排除继发性NHL的可能性。 DLBCL是常见的NHL,约占所有成人NHL的30%~40%, 在我国也很常见。肿瘤常一开始即为DLBCL,但也可从其他低度恶性淋巴瘤,如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(SLL)、滤泡性淋巴瘤(FL)、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(MALT型)转化而来。肿瘤发生年龄大多为中老年,平均年龄50—60岁,男性稍多。约40%病例可位于结外,包括胃肠道、口咽环、骨、生殖系统、中枢神经系统和脾脏。DLBCL临床发展快,恶性程度较高。本例5年前曾有患小肠炎入院治疗的病史,因未取病理活检,无法判断是否由低恶性变淋巴瘤如MALT型转化而来的。瘤细胞在肠壁弥漫性生长,随着病情发展,肠壁变厚、变硬,因环状增厚致肠腔狭窄,肿瘤组织坏死形成溃汤,由于溃汤处血管破坏而造成反复便血,直至穿孔,与临床进程恰好相符。

4.首先,本例曾做过回肠末端活检,可能是取材部位和深度所限,致未能做出正确诊断,丧失了治疗的机会。DLBCL虽恶性程度较高,但对积极的化疗反应敏感,完全缓解者可有较长的无瘤生存期。在纤维肠镜下取材应避免取坏死组织及周围组织,并须有足够的深度,如病情允许可重复取材,对症状重、治疗效果不佳者,应尽早剖腹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