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资源库

病例讨论

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例四 心肌梗死三


病况:

男性,36岁,外地民工,胸痛伴乏力3小时。患者于1999年7月10日上午11时在工厂上班时出现胸痛,中午休息后仍不能缓 解,于当日下午2时到当地医院就诊。胸透未见明显异常;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。体检:T 36℃,P 58次/分,BP 14.63/7.98kPa (110/60mmHg)。入院后,予10%葡萄糖、能量合剂等治疗,输液后不久,患者出现呼吸困难、面色苍白,神志不清等症状,经抢救无效死亡。既往无高血压病及其他慢性病史,但曾有过类似胸痛发作。

问题:

1.胸痛主要有哪些疾病引起?本例从病史中应首先考虑何种原因,依据是什么?

2.猝死常见的原因有哪些?从猝死的角度分析本例猝死最可能的原因。?

3.根据病史预期尸检可能出现哪些病理变化?作出病理诊断,并分析死亡原因。

【思考提示】

1.引起胸痛的主要原因有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胸膜炎(化脓性或纤维素性)、肺或胸膜恶性肿瘤、肺炎、肺梗死等。结合本例,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生胸痛,持续3小时后死亡,病史中无发热、咳嗽、咯血、咯铁锈色痰等,不支持胸膜炎(化脓性或纤维素性)、肺或胸膜恶性肿瘤、肺炎等诊断;而肺梗死发生前一般有肺淤血,且发病时常有咯血,本例病史也不支持;从病史中,病人以往有类似胸痛发作,较符合心绞痛或心肌梗死,但心绞痛一般短时间内缓解,由于本次胸痛持续3小时之久,可排除心绞痛;因此本例胸痛应首先考虑心肌梗死。

2.本例的特点是无明显诱因的持续性胸痛,从起病至死亡的时间为3小时,属于猝死(或称急死)。猝死指貌似健康而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人,由于某种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引起的突然而意外的非暴力死亡,一般在急性症状出现后24小时死亡者。引起猝死的疾病中以心血管疾病最多见,尤其是冠心病;其次是神经系统疾病,主要是脑血管意外(包括脑出血、脑栓塞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),而消化系统引起猝死的主要是急性胰腺炎;在儿童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。剧烈胸痛是心肌梗死的一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;本例主要表现胸痛,无明显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,而且无高血压病史,所以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较小;同时,也缺乏腹痛、腹膜刺激征等急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, 因而,根据病史以往有类似发作,本例应首先考虑心源性猝死,特别是冠心病心肌梗死。

3.附:尸检所见:尸长17lcm,体重75kg,皮肤及颜面苍白,指(趾)甲青紫,右侧胸膜明显增厚、广泛粘连,胸腔几乎闭锁;心:重395g,心尖钝圆,外膜光滑,各瓣膜菲薄、半透明;左心室厚1.5cm,右心室厚0.6cm,左心房、左心室明显扩张。左心室近心尖处切面见数个暗红色区域,大者0.5cm×0.5cm,形状不规则;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横断面见内膜不规则增厚灰黄色斑块形成,内有血栓形成,管腔闭塞。镜检:左心室近心尖暗红色区域,见散在心肌凝固性坏死灶,部分心肌细胞胞浆浓缩,见核固缩、核碎裂改变;部分心肌溶解液化,伴吞噬细胞反应;有一处多量肉芽组织生长;冠状动 脉斑块处内膜增厚,可见淡染无结构物及胆固醇结晶,其旁见多量泡沫细胞,并见血栓形成、机化及再通现象。肺:支气管腔内充红色泡沫状液体;两肺切面挤压见红色泡沫状液体溢出。镜检:两肺间隔小血管扩张充血,支气管及肺泡腔内充粉红色水肿液;右侧肺膜广泛增厚粘连、玻璃样变。肝:重1660g,大小为30cm×l5cm×5cm;表面光滑,切面暗红,肝窦扩张淤血,肝细胞萎缩;间质纤维组织增生,玻璃样变,散在慢性炎细胞浸润。脾:重224g,切面暗红;镜检:脾小梁、脾小结结构存在,脾窦扩张淤血。肾:大小及结构正常,包膜易剥离。腹主动脉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。病理诊断: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左心室心肌梗死;双侧急性肺水肿;肝、脾淤血;腹主动脉粥样硬化;右侧陈旧性胸膜炎。死亡原因:左室心肌梗死引起心律失常、左心衰竭,并进一步导致急性肺水肿。小结:本例心肌梗死病变由病史上可作出初步诊断,但右侧陈旧性胸膜炎不会引起持续数小时的胸痛,所以未能在病史中反应出来,只能由尸检后作出诊断。